文化研究國際中心

瀏覽人次: 6412

此時此地的馬來亞:重訪1948年馬華文藝獨特性論戰


議題11:「此時此地的馬來亞:重訪1948年馬華文藝獨特性論戰」

本研究由交通大學博士後研究員蘇穎欣提出

 
1948年的「馬華文藝獨特性」論戰始於1947年10月,至1948年4月方告一段落,參與者有20人之多。論戰參與者就「馬華文藝」和「僑民文藝」的課題展開激烈辯論,尤以倡導「此時此地」寫作內容的周容(金枝芒)和強調馬華文藝應參與中國革命的沙平(胡愈之)為代表。簡言之,第一派論爭者呼籲馬華作家關注新馬社會現實,積極書寫「此時此地」在馬來亞現實內容,認為馬華文藝的形式可以「暫時是中國的」,但內容必須「永遠是馬來亞的」。而第二派被認為是「僑民作家」,強調以民族解放為前提,中國的反封建和反帝與馬來亞的反殖民鬥爭性質一致,因此馬華作家應該積極參與祖國的革命抗爭。這場論爭經常被視為馬華文學本土意識的確立時期,也奠定了此後馬華文學的左翼現實主義路線。論爭內容在馬華文學和文化史一直是核心議題,這包括「此時此地」中的「現實」意涵為何、馬華文藝沒有「偉大作品」的問題(經典缺席)、馬華作家應擔任翻譯和引介的角色、馬華現實主義作品的教條主義問題等。論戰發生時期並非偶然,其在1947年全馬大罷工的背景下展開,在馬來亞緊急狀態(1948-1960)正式頒布前結束。很快的,發表論戰文章的報刊相繼被殖民政府查禁,金枝芒進入森林參與馬共武裝鬥爭;胡愈之等人則返回中國。本研究重返這場論爭,思考在冷戰、獨立建國時期下的文學論戰展現怎樣的「馬來亞現實」意涵,從中挖掘馬華文藝在本土性、中國性和第三世界主義話語下尋找主體性的路徑和困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