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 台灣社會研究學會年會「問題意/識,意/識問題」
年會徵稿暨「批判與實踐碩博士論文獎」徵選
徵稿暨徵選截止日期:即日起~2023年7月21日(五)
年會徵稿:https://forms.gle/6mTa3dyrsShvpBfo7
碩博士論文獎徵選:https://forms.gle/25L8cXn1abNfTbwe6
(全面電子化,請於表單填寫,如無法登入表單不便填寫,歡迎來信)
主題:「問題意/識,意/識問題」
17世紀思想家笛卡兒著名的哲學命題「我思故我在」(Cogito ergo sum),「我思故我在」的「思」即是「懷疑」,而「懷疑」是一切知識的出發點,讓我們感知真實性,也從而證明「我」的存在。1784年,康德也在〈何謂啟蒙〉提出「勇於認識」(Sapere Aude, dare to know),指出自我啟蒙所需要的,便是能夠在一切事務上公開地運用理性的自由,而這能讓「人」擺脫自我加諸的不成熟狀態。因而自啟蒙至今,懷疑並基於理性而勇於認識,成為知識追求的基本精神,同時也確立了人文社會科學以「人」為出發,對於這個世界的探問。隨後,「主體性」(subjectivity)一詞的提出,則是對啟蒙傳統的批判與置疑,更是對自我(從小我到大我,從個人、社會乃至國家)的同一性、整體性、獨立性的重新審視。換言之,「主體性」是對笛卡爾「我思」與「我在」的「懷疑」。
在台灣,隨著解嚴後社會及政治對民主化與本土化的追求,人文社會學界與思想界提出了「主體性」的概念並展開辯論,「主體性」一詞逐漸等同於一種直接的「我在」與「我作主」的宣稱,意味著獨立、自主、尊嚴。然而,西方藉「主體性」對「我在」提出的懷疑,卻未見於台灣的「主體性」一詞的討論中。「主體性」否定面的消失,構成了台灣一種自我封閉的不容置疑/懷疑的政治無意識狀態。
近年,類似的狀態也可見於快速普及的社群媒體中。在「我讚故我在」之下,自我在按讚回應的當下可以無時無刻地確認了自我的存在,卻同時也正在切斷聯繫、對話、進而懷疑的空間。雖然大數據與AI智能的快速發展,以及社群平台的普及,使得當代知識的學習與探求,以及人際之間的交往,得以跨越時空的限制,資訊取得和相互回應變得更為便利與更為無遠弗屆,自我可以在快速的取得及回應中,迅速找到一個暫時安身的位置。然而,數位平台大數據的快速運算與社群媒體建立在立即按讚回應數等即時反應等特性,往往也讓知識的追問探索以及人際之間的溝通討論,在看似變得更為便利的同時,也變得更為淺薄。近期英國社會學者William Davis在London Review of Books提出了「反應經濟」(reaction economy)一詞,描述社群媒體需要博取關注、快速回應的情感特質,形成了一種取消討論、缺乏寬恕(forgiveness)的反動文化。這樣的特性,即體現了資本主義的話語結構的問題。資本主義的話語結構是拉岡的主人話語的變形,在此當中,社會關係是斷裂的,說話者只是透過「信念」「間接」的與他人說話,但對方的思考與回應是毫不重要的,當中缺少了建立社會關係的實質意願與行動。
今年台社年會,我們重提「問題意識(problematic)」作為對資本主義話語結構的批判反省。「問題意識」不僅只是研究方法課上的基礎,也是關於我們如何「意識問題」的知識行動:意識到問題,進而起疑與釋疑,展開對於各種「意識」(ism)形態的追索,並在此過程中重新意/識他者與自我,與他人建立對話和互動的行動。「問題意/識,意/識問題」作為年會的主題,即希望展開如何聆聽、思考、認識,並基於理性提出疑問、勇於探索的知識民主行動,也是對於自我展開反思懷疑的實踐。歡迎各位一同探討如何「問題意/識,意/識問題」!
子題(詳細子題摘要請參見徵稿表單):
1. 科技正在改變公共傳播:人機、危機與轉機
2. 台灣不曾後冷戰?
3. 戰爭中的故事
4. 變動中的東亞:從民眾與社會出發的新連帶
5. 如何意/識與討論「戰爭」:以反戰聲明的爭論為線索
6. 重訪80年代
7. 今日香港2023
8. 反思社會工作:如何解殖福利殖民主義
9. 其他相關議題的論壇或單篇文章
----------
年會時間:2023年11月4-5日(六、日)
年會場地:國立臺灣師範大學
碩博士論文獎論壇:2023年10月28日(六)線上
碩博士論文獎頒獎:2023年11月5日(日)國立臺灣師範大學
主辦單位:台灣社會研究學會
協辦單位: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公民教育與活動領導學系、台灣社會研究季刊(陸續增加中)
--
台灣社會研究雜誌社
通訊:106台北市大安區羅斯福路四段一號 臺灣大學外國語文學系 朱偉誠教授轉
Email: taishe1988@gmail.com
刊物網址:http://www.taishe.com.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