浏览人次:
6427
战后世界政经脉络下的历史记忆:东南亚各国世遗申请与国族认同的政治经济分析
议题8:「战后世界政经脉络下的历史记忆:东南亚各国世遗申请与国族认同的政治经济分析」
本研究由交通大学人社系黄绍恒提出
将针对东南亚各国世界遗产申请文本进行分析,并透过田野调查方式,访问当地与世界遗产有关之产官学人士,蒐集其对该国世界遗产的看法,及所带来之政治经济及社会等各方面的效果或影响;本研究尤其重视华人及该国华人历史在其国家共同历史记忆所占位置,以及世界遗产所带经济效益的调查。二战结束后,东南亚原为欧美列强殖民统治的地区,先后成立新兴的独立国家。这些新兴国家要从殖民时代「复合社会」要走向由多民族所构成的「国民国家」并非易事,如何撰述合乎新国家共同需求的历史,成为其建国过程的重要工作之一。此过程及其结果自然有「包括殖民、去殖民与后殖民的历史过程,亚洲现代性与国家暴力,冷战与后冷战的文化意识形态与政治经济区域结构导致的社会内部分化」种种的意涵。泰国虽说始终维持独立国家的局面,然而其由多民族所共构之「复合社会」,与其他新兴国家亦有相似之处;在面对周边国家朝向多民族「国民国家」迈进的氛围中,其国族认同不免受到影响,其历史记忆的内容亦因此而有所变化。这些东南亚国家近年来积极透过联合国UNESCO的「世界遗产公约」,申请将古蹟列为世界遗产。要取得UNESCO世界遗产的登录,必先提出申请文本,而且必须自述该申请物件成为世遗六项标准的那几项。不言自明,从所提出的历史遗迹项目本身及在申请文本自述该项目所具历史意义或价值,已经呈现了特殊的记忆政治以及知识生产,也直接反映出申请国对其本国历史认知或记忆之操作。申请文本的分析,因此成为吾人了解如战后泰国以及其他东南亚新兴国家如何(重新)建立及书写其作为「国民国家」所需历史记忆之最佳材料。此外,作为国际旅游工业的观光资源,其经济效益多半是主要原因;换个角度看这种变化,亦可说在所谓「全球化」的浪潮中,相对较贫穷的开发中国家所处困境的投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