浏览人次:
9486
民间宗教遗产化的记忆政治与文化治理
议题7:「民间宗教遗产化的记忆政治与文化治理」
本研究由清华大学社会所古明君提出
民间宗教,一直是民间文化与地方社群记忆保存的集体实践。亚洲各国近一波的遗产化(heritagization)中,民间信仰被转译为「非物质文化遗产」或者「文化资产」,是相当显着的现象。本研究拟分析比较台湾与中国大陆的妈祖信仰的遗产化,涉及的信仰文化和宗教集体记忆重塑的文化治理。中国的妈祖信仰,自改革开放之后复甦,在2009年中国政府提名妈祖信仰民俗为中国代表项目,列名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台湾的妈祖信仰,则出现在2010年由文化部文化资产局公告为台湾的「民俗类无形文化资产」之一。妈祖信仰遗产化过程中,涉及民间宗教发展与遗产传承的跨界联结,将民间宗教的文化实践,对接上国际遗产保护的价值架构,并转译为权威遗产论述(authorized heritage discourse),因而遗产化成为一个重要的制度环节,介入民间文化的重塑、以及在地与跨国信仰社群文化实践的变迁。本研究除了分析伴随着遗产化而来的宗教文化变迁,尤其侧重分析此现象在文化治理上的意涵:变动的国家与民间宗教关系中的民间信仰遗产化,对民间文化在再造以及宗教集体记忆的重塑,如何成为国家治理地方、民间、甚至跨境信仰社群的治理技术。由于妈祖信仰实践跨越国境,本研究分析上除了分析比较台湾与中国的妈祖信仰遗产化个案涉及的上述议题以及发展过程,也将分析遗产化对跨国境宗教社群以及宗教发展带来的异地交互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