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研究国际中心

浏览人次: 6692

因战争错/重置人群之经验、记忆与书写

 

议题1:「因战争错/重置人群之经验、记忆与书写」

本研究由清大历史所李卓颖提出,将以口述访谈的方式,积累资料,并初步探索第二次世界大战在东亚地区造成之冲击与影响

在十九世纪以降的东亚情境之中,有为数众多的人因为不同型态的战争而流动。战争结束后,无论是否回归原居地,因战争而流动的经验,皆以战争异于和平情态的特殊性,成为流动者生命构成的重要部分。然而,有此经验的人却未必都愿意记得战时流动的岁月,更多的时候可能更倾向压抑、甚至忘却。即使有意愿回忆的人,或者面临无人愿意聆听而造成非自愿的失忆,或者必须与其他人愿意接受、能够理解的范畴协商、抗衡,方能有诉说的空间。在此情势中,能够在公众间侃侃而谈或长篇阐扬其战争流动的经验者,其所占有的话语权力位置不言可喻,其言说内容也因此具有界定近现代史叙事之「座标」的规范力量。凭借着这些「座标」,近现代史从何时开始、经历那些过程、有哪些重大事件,都判然可寻。依傍着这些「座标」,人们的生命和行动,似乎才有了明确的方向和意义。然而,这些「座标」压抑了其他因战争而流动乃至有错置、重置创伤的人,甚至是使他们非自愿失忆的原因之一。所幸,近年来中文世界中有人以自行印制小册子、回忆录的方式开始诉说偏离「座标」的经验;既有叙事所不能涵盖的面向,则因为这些人多样的阶级出身、地域差异、年龄(或世代)差距、性别身分而纷纷揭露出来。本计画即是针对这些现象进行研究。目的有三:其一,在探究这些多元的战争流动经验;其二,在探究这些多元经验的主体从失声、失忆到开始诉说、撰述其经验的过程;其三,在探究这些异样的叙事与具有清楚「座标」的既有叙事间的张力,同时也将探问非属官方的多元叙事间的对话可能性。具体的做法分为两个层次:一、广泛蒐集前述的各类小册子、回忆录,以及积极进行口述访谈。目标对象有二:(1) 在国共两党的叙事中都被谴责和边缘化的汪兆铭南京政权统治下的一般人物,有可能聚焦于该政权的南京军校学生;(2) 国府来台之后复建军校的头几期学生,这些人多半单身来台而非权贵子弟,堪称国民政府当年的底层构成份子之一。若非战争,这两个军校的学生很可能不会离开家乡,他们以(准)军人的身分经历了二战与冷战时期。他们不全然服膺于党国历史叙事的记忆,以及关于这些记忆的书写之出现,都值得以文化研究的取径理解其然及其所以然。二、与中国历史及西方历史中的类似经验进行比对,希望能有相互发明甚至理论反省的意趣。参照对象也有二:(1) 十国遗民在北宋前期对其故国的回忆与书写。他们在国亡之后被收纳为宋朝臣民,发展了多样的叙述与概念来理解其国灭亡的原因,而这些叙述与概念抗拒北宋官方史书的诠释,也成为北宋中后期史学新发展时不能绕过去的资源/杂音。换言之,经过曲折的路径这些十国遗民成为创建北宋新文化的协力者;(2) 犹太人大屠杀(Holocaust)的倖存者及其后代对其经验的书写。由于我仅能掌握英文的限制,将聚焦于二战时期以及战后移居美国的倖存者。这方面的专着甚多,本计画虽然不能做一手的研究,但将持续阅读,并期待能将自己在中国历史脉络中探讨的心得,以议题的呼应或理论的反省带入与之对话的情境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