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研究国际中心

2016/12/22-23 情生驿动--从情的东亚现代性到文本跨语境行旅国际研讨会

 
 联大文化研究国际中心、国立中央大学中国文学系、国立清华大学中国文学系合办之 「情生驿动:从情的东亚现代性到文本跨语境行旅」国际学术研讨会讯息。海报与议程如附,敬请卓参。烦请协助刊登讯息于贵单位网页或转寄师生,以飨同好。会议资讯如下──

【会议缘起】
 
处于文化传统裂变与异文化转译的浪潮中,晚清民初文学与文化出现各种层次的交流、移动,开启更大向度的界线游移,无疑冲击/形塑文学与文化内涵。晚清人情较之明代,「閒情」难继,受中外合力推动,呈现代朝向的趱赶,始终处于驿动的过程。时移世易,人事运行而生动传情,给晚清文化的阐释提供了丰富而趣味浓厚的空间。无论是作家外在的足迹移动或是内在的情感冲击,都隐含着不同层次的流动衍变与拟态易形观。从书写主体(不同派别的作者群)或创作成果(从小说、诗文、图像、广告),都可见到多重的跨界行旅与概念流变的轨迹,文本中大我/小我、内/外、表/里的诘问对话与歧义并陈,在在反映彼时文化主体与文化他者的形象建构,乃至社会多维结构所重构的全球化路线、媒介技术、观念衍绎等。为了检视创作主体的内在情感与外在行迹如何在时代演进中的转折与变异,本会议聚焦以下两个主题:
 
一、「情」的东亚现代性。有别于西方文学从神学背景中脱化出人对生命、道路、真理的思考,中国文学历来重视「情」,但近世以降,人与人的关系的日常表述,逐渐由封闭的家族内部,衍异为都市中复杂的人际关系。这一脉络在自我建构的同时,更挑战、创发进而丰富了抒情传统的叙述模式与美学典范。
 
二、文本跨语境行旅。近现代作者与文本异于传统的空间疆界与移动方式,辗转于各种新起的空间疆界,出现跨文化行旅、形象转变、概念衍变等现象,尤能阐发近现代「中国」与「世界」、「传统」与「现代」更复杂纷呈的关系,潜藏各种层次的「移动」能动性与多向性,牵动着中国文学与文化的转型。
 
针对上述焦点,本会议邀请李欧梵教授与王德威教授进行两场「院士演讲」,并组织两场「专题讲座」(每场由三位学者组成,共六人)与六场「论文发表」(每场由三到四位学者组成,共二十人),以跨领域合作的方式,透过报刊、杂志、小说、图像、广告、诗文、史志、译本等材料,试图将近现代中国文学与文化材料,推到一具有世界文艺流通的框架,突显其文本潜能。
 
【会议时间】2016年12月22、23日(周四、五)
 
【会议地点】12.22(四)国立清华大学‧第二综合大楼8楼会议厅
                        12.23(五)国立中央大学‧文学一馆3楼国际会议厅
 
 
 
即日起受理报名,额满为止(接受报名名单于2016.12.05会议网页公告)。耑此。顺颂
秋祺
 
「情生驿动:从情的东亚现代性到文本跨语境行旅」筹委会 敬邀

This is an im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