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14年6月30日(一)
时间:10:30 am - 2:20 pm(约4小时,含1个小时午餐时间)
地点:香港中文大学冯景禧楼太古堂一号演讲厅
主持人:郭彦伯、黄彩凤、王珞、梁宝山
上半场 10:30~11:50(80分钟) 主持人:郭彦伯、黄彩凤
I 酷儿、跨国、身体想像 主持人:郭彦伯(交通大学社会与文化研究所硕士生) |
|
10:30﹣10:40 am | 迷/归途:当代华语电影中的酷儿离散与女性同性情欲再现 翁筠婷(香港中文大学性别研究哲学博士生) |
10:40﹣10:50 am | 爱滋、同性恋与婚家想像:《纸婚》的「残/酷」政治 蔡孟哲(清华大学中文所博士生) |
10:50﹣11:00 am | 打造香港伤残/性别新文化──搭建伤残女性主义 黄彩凤(香港中文大学性别研究哲学博士生) |
11:00﹣11:15 am | 开放讨论 |
II 感性劳动与主体实践 主持人:黄彩凤(香港中文大学性别研究哲学博士生) |
|
11:15﹣11:25 am | 艺术劳动与创意论述 梁宝山(香港中文大学文化研究哲学博士生) |
11:25﹣11:35 am | 新工人主体文化抵抗的思想资源及其政治性之实现───北京「新工人艺术团」的劳工文化串联 郭佳(交通大学社会与文化研究所硕士生) |
11:35﹣11:50 am | 开放讨论 |
中场休息/用餐 11:50~12:50(1小时)
下半场 12:50~14:20(90分钟) 主持人:王珞、梁宝山
III 治理论述与情感疆界 主持人:王珞(交通大学社会与文化研究所硕士生) |
|
12:50﹣1:00 pm | 从倪匡《卫斯理系列》探究香港殖民/冷战时期的死亡治理模式(1963-1991) 张智琦(交通大学社会与文化研究所硕士生) |
1:00﹣1:10 pm | 文化冲突与台湾社会的基础重探:以「抢救国文教育联盟」与文言文教育争议为例 许静文(清华大学社会所硕士生) |
1:10﹣1:20 pm | 国家、主体与情感的疆界:以两岸海洋书写为分析对象 李宥榛(交通大学社会与文化研究所硕士生) |
1:20﹣1:35 pm | 开放讨论 |
IV 通俗文化的感官世界 主持人:梁宝山(香港中文大学文化研究哲学博士生) |
|
1:35﹣1:45 pm | 娱乐及其不爽:初探跨境电视明星粉都 周潞鹭(香港中文大学文化研究哲学博士生) |
1:45﹣1:55 pm | 当代「华语通俗音乐特殊气味」的听觉路径建构:陈志远、李宗盛、张雨生与伍佰 王淳眉(交通大学社会与文化研究所硕士生) |
1:55﹣2:05 pm | 1980年代金庸香港武侠影视配乐中的文化想像 张佳欣(台湾大学音乐所硕士生) |
2:05﹣2:20 pm | 开放讨论 |
- 每位发表人有10分钟时间。
- 共有四个主题,每个主题后开放回应和综合讨论,时间各15分钟。
- 中场休息和用餐时间1小时。
- 按照当天原定行程,预计于14:20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