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研究国际中心

【新书推荐】《异托邦 共同体 生命之所在》阿兰.布洛萨(Alain Brossat)着

  • 2022-12-26
  • Cindy


异托邦 共同体 生命之所在

阿兰.布洛萨(Alain Brossat)着

汤明洁、陈韦勳、王绍中译

罗惠珍审校

出版日期: 2022年12月初版

ISBN: 9789865635732
 

  • 一如傅柯所强调,乌托邦跟异托邦不只是「不一样」,而是特别在这一点形成对比:乌托邦是想像的果实,它没有真正的、可抵达的地点;相反地,异托邦真实存在,它是一个能被命名、被造访、被居住其中的空间或是地点。(布洛萨)
  • 布洛萨在本书中追寻异托邦而开启的批判旅程,确实有着鲜明立场,具现于:芒通墓园;卢梭《孤独漫步者的遐想》在被逐离人类共同体后,萌生的「与自我的共同体」(落脚于圣皮耶岛);二战太平洋战役电影中以叙事想像力创造的小岛异托邦;针对台湾(又一座岛屿)宜居性灾难的反思,以及串接异托邦、共同体和生命之所在的可能出路。(王志弘)

 

作者

阿兰.布洛萨(Alain Brossat)

巴黎第八大学哲学系荣誉教授。现为国立成功大学「玉山学者」客座教授。主要研究当代法国哲学思想,并以重新思考民主深入移民、庶民与社会底层主体性议题,同时着力于文化与智识解殖研究,从傅柯哲学出发探索异托邦的诸多可能性,特别在旅居台湾多年后,发展出关于岛屿的异托邦思考。中译着作有:《傅柯:危险哲学家》(2013)、《错开的交会:傅柯与中国》(2019)、《遭撞翻的哲学家: 哲学评论集》(2021)、《抵抗的人民.不屈的电影:布洛萨的电影、哲学、政治札记》(2022)。

 

译者

汤明洁

法国巴黎第一大学(先贤祠—索邦大学)哲学与认知论专业博士。现为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现代外国哲学研究室副研究员、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哲学院副教授,主要研究领域为法国哲学、思想体系史、政治存在论以及主体、话语和超话语等。在《哲学研究》、《哲学动态》等学术期刊发表论文、译文多篇;在法国出版专着L’usage de la subjectivité. Foucault, une archéologie de la relation;已出版译着《符号帝国》、《风暴中的哲学家》、《论拉辛》等书。

陈韦勳

国立中正大学传播学士,国立阳明交通大学社会与文化研究所硕士。研究兴趣是我们怎么/如何/为什么受治理?

王绍中

人生无处不翻译。从字面上到字面下,从语言到非语言,从有形到无形……翻译可说是人类生命的天职。国立台湾大学社会学研所毕业,「台湾法语译者协会——法国巴黎银行翻译奖」2019年非文学类首奖,相关译作有皮亚杰《结构主义》(2018)、德勒兹《尼采》(2018)、傅柯《临床的诞生》(合译,2019)、塞荷《剧变的新时代》(2020)、卡胡埃《全球化的世界地图》(2020)、傅柯《监视与惩罚》(2020)、德勒兹《尼采与哲学》(2021)。

 

审校

罗惠珍

巴黎第八大学哲学与场域研究所硕士,旅法作家。着作有《筑梦洛维尼》(2001)、《巴黎不出售》(2015)、《哲学的力量》(2016), 译作有《傅柯:危险哲学家》(2013)、《盐泪:巴特罗医生眼里的难民血泪》(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