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论坛以中文进行
1996 年,朱元鸿与黄金麟、蔡瑞明老师在东海大学举办了一场别开生面的会议:「拓 边/扣边」社会学研讨会,尝试突破学科领域的框架,扣问与展拓社会学的核心关 切。2002 年交大社文所创立,更进一步以批判思想和文化研究试图建立跨学科的研究 机构与社群。时光流转,在迈入 2023 年的今天,尤其在朱元鸿老师届临退休之际, 我们希望能够再次扣─拓学术的边界,透过曾受朱老师指导并开枝散叶于多元领域的 学术与社会工作者的与谈,描绘探索新世代的人社地景。除了学科间的跨─介外,我 们也进一步将「边界问题」拓展到理论与经验、研究与教学、学术与实务/社会实践 之间的跨越与媒介,期望能够开拓新的跨界想像与行动。
子题论坛说明
(一)学科跨际的不/可能性
从社会学的想像到文化研究的兴起,从人文社会科学的知识论危机到「跨领域研究」的主 流化,其间经历了什么样的学术环境与典范制度的变迁?人文社会学科的门户是更加开放或封 闭?或如卢曼所言,系统的封闭性乃其开放性的前提?是否,同样地,跨领域研究只能够是不 同学科从其专业视角对于同一对象议题的研究集结?真正的「跨」与「介」如何可能?对此「文化研究」提供了何种不同的想像与进路?
如果量化统计的实证研究已不再是支配性的科学典范,人文社会学科从知识论到方法论的发展现况为何?人社学科是否已彻底告别其「科学性」危机?反之,「文化研究」是否始终面 对着来自既有学科的「方法论」质疑?如何理解这个自然科学—社会科学—人文学—文化研 究之间的镜象关系?「跨领域研究」似乎默认了不同「领域」的既存事实。而「拓边/扣边」 所要探问的,正是此一学科/领域边界如何划定的问题。这个「边界」可能具有多重性:学科 之间、学院内外、理论与经验、西方与东方、全球与在地等等。「文化研究」的诞生是否正来 自于「边界问题」的提出,而其所遭遇的挑战与困境是否也正是「边界问题」的体现?而除了 学科的边界─主权问题,整个学院体制的边界在新一波的产学合作、地方创生与大学社会责任 的风潮下又产生了何种新的挑战与契机?
是否曾经有过那样一个「理论世代」,尔后「批判思想」成为文化研究的共通语言。而今 我们是否正在进入「后理论」的时代?(对于「后现代」的反击?)「理论」在人文社会学科 的课程规划中现在处于何种地位?而其在研究论述中又扮演何种角色?仍是西方理论─在地经 验的分析架构吗?人文社会科学容许「纯理论研究」的空间吗?(这在自然科学似乎不成问 题。)还是只能委由哲学担负?或者,理论性思考与经验研究之间可以具有何种关系?而「批 判思想」究竟是照亮还是蒙蔽了我们面向现实的目光(阿冈本的疫情评论或许是一个征候)?
参照傅柯晚期的「自我关照」,在探问形塑学科边界的知识─权力结构,以及某种「越界」 的实践经验后,似乎不得不反身自问:在此一过程中所形塑转化的「学术主体」的「自我认识」 为何。而这样的认识似乎又注定无法摆脱学术社群的某种「共识」,或者说,大他者的凝 视……若如朱老师所言,社会学曾经拥有某种「未成熟科学的魅力」(2014),那么它现在拥 有熟年的魅力吗?而文化研究又是否成熟?是否科学?有何魅力?
(二)研究与教学场域的省思
对于当前台湾的人社领域青年学者而言,不易寻找到一个可据以开拓教研生涯的立足点,
或许是一种普遍的共同经验,扣合着前一子题「学科跨际的不/可能性」,我们发现,在相较 过去更加僧多粥少的教职缺额、更加要求 KPI 与身兼多职的学院体制下,边界的多重性跨越与 往返对青年学者而言,可能是智性与职涯拓展的契机,但同时也可能使青年学者成为不同系所 间,难以对接而游离的存在,难以受到学科边界明确之系所的青睐,持续深化重要与创新的研 究议题。加上台湾青年一代整体所面临的经济压力与种种社会因素,青年学者的觅职困境、随 之而来的个人生涯与研究发展岐境,是我们所关注的第一个面向。
学术过程中所养成的批判反思与行动实践能量,是否可能成为一条有助于青年学者定位自 身与适应教研场域的出路,人社领域青年学者又是如何整备自身,来面对、因应、融入或影响 台湾的学院体制,「拓边/扣边」如何发生,又产生了甚么影响,是我们希望深入讨论的议题。
另一方面,随着社会情势的转变,许多性质不同但皆对教研场域带来剧烈冲击的教育政策, 也为人社领域青年学者带来了许多不同挑战与契机。人社领域青年学者在此间的生命历程、创 生的展能空间及据以因应的姿态,是甚么图像,又可能对教研质量带来甚么突破,似乎是一有 趣且待探讨的面向。愈来愈多的教师开始将学生带出课堂、走入社会进行实践工作,这些相互 形塑、双向以至多向的「拓边/扣边」关系,是我们所关注的第二个面向。此处我们也可从不 同场域的观点,来呼应与扣合下一子题「从社会实践反思学术能动性」。
综上所言,本子题以「研究与教学场域的省思」为主轴,我们欢迎这些年投身第一线高等 教育与中小学教育者,一同讨论与此相关的议题。或者,让我们一起回想过去与朱老师的互动 过程,如何对我们的教研生活与智识拓展产生影响。
(三)从社会实践反思学术能动性
从「台中市生活风格研究」、「都市空间的文化与冲突」、「都市民族志」,到「我们时 代的自闭症镜像」等议题,朱老师不仅将理论知识的思辨与分析扩展到社会场域,也引领着学 生开展出多样丰富的民族志研究。我们期盼邀集持续投身于社会实践的师友们介绍各自在场域 的关切与行动,并回头反思学术界的知识理论可能的侷限性与能动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