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时间 Time:13:00-15:00 (TAIPEI TIME, GMT+8)
‧ 地点 Venue:国立阳明交通大学光复校区人社三馆101教室(线上 zoom meeting 与现场同步进行)HC Building III Room101, NYCU GuangFu Campus, providing online participation using ZOOM
‧ 线上Zoom link:https://us02web.zoom.us/j/88991220979?pwd=R3lreENaN0pFMnZ0eGZxMDRDVGNYUT09
‧ 会议 ID:889 9122 0979
‧ 密码 Password:276256
*中文演讲(提供英文同步翻译)
Language: Lecture in Mandarin ( English Interpretation Provided)
‧ 主持人Chair: 蔡晏霖, 阳明交大人社系副教授
‧ 讲者Speaker:于诗玄( 云豹复育研究会理事 X 野声环境生态公司研究员 X 科隆大学人类学系博士生 )
Shih-Hsuan Yu, born in 1990, is a community coordinator and co-founder of the Clouded Leopard Association of Taiwan (CLAT).
She is also getting her Ph.D. with Michael Bollig, an African natural resource anthropologist at the University of Cologne in Germany.
‧ 活动摘要 Abstract:
第一镜头:近代博物学世界在认识云豹之前,参照点是老虎。十九世纪末,在印度支那的欧洲殖民官,为了积极处置多起老虎对人攻击致死事件,提供各方狩猎者高额奖金,只要他们提交「虎皮」、减少兽患。地方殖民官从僱佣猎人收到的虎皮,成为了同时代博物学者第一手对野生猫科观察与描述的主要来源,这其中也包含了为数不少的花豹与云豹皮,并在当时被一般性地纪录为「小老虎」或「年轻的豹」。殖民官员、博物学者、狩猎人共同生产的「一般性纪录」,在台湾,也让云豹被纪录为「豹」、石虎被称作「山猫」。第二镜头:从二十世纪初期到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前的日本,其政治经济力量的积累背后,是有系统地「善加利用」国内(日本内地)与三处殖民地(库页岛南部、朝鲜半岛、台湾)的原始林资源,可以想见这对顶层生态足以造成繁复且深刻的影响。在这场讲座的后半段,讲者将介绍「里古烙」,即鲁凯排湾语当中的「云豹」,以及生态学者、部落领袖以及国际组织,如何甫于屏东成立云豹复育研究会;希望能够众志成城,一齐修复云豹栖地流失这个发生超过百年的生态伤口。
‧ 主办单位:国立阳明交通大学文化研究国际中心、阳明交大人社系、台联大文化研究国际中心、台联大系统亚际文化研究国际硕士学位学程
‧ 补助单位:教育部高等教育深耕计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