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研究国际中心

【重要更新 】海上例外法域与失灵的法律?渔工劳权政策与海洋生命保育之反思

  • 2021-05-26
  • Cindy

海上例外法域与失灵的法律?渔工劳权政策与海洋生命保育之反思

 

主办单位

国立阳明交通大学文化研究国际中心与科技法律学院

 

协办单位

全球人文研究中心及机构联盟- 2021年全球人文研究机构(CHCI-GHI)“当前全球脉络下的移动、物流部署与不平等公民”

 

日期与时间:5 月 26 日,下午13:00 至傍晚 18:00(台北时间)

 

 

【重要更新

有鑑于台湾新冠肺炎疫情升温和配合政府相关政策,本论坛将改为全线上Zoom论坛讲座改为线上,请通过Zoom链接https://us02web.zoom.us/j/84110488335?pwd=aDNSZEEvZ3RUdnhpd1pZM3B4bEFwQT09加入。


请预先报名,报名成功者,活动主办方将于5/25后发送密码。

 

Zoom 线上会议报名

http://bit.ly/3aAEuwP
(请扫旁边的 QR 码)

 

国立阳明交通大学文化研究国际中心与科技法律学院将在2021年5月26日,共同举办「海上例外法域与失灵的法律?渔工劳权政策与海洋生命保育之反思」论坛。
 

拥有世界属一属二远洋渔船的台湾,有着人数和国籍多元的外籍渔工、有着惊人捕捞量,但为何「血汗海鲜」、「血汗劳动」之名无法去除?为何台湾陆续被欧盟、美国政府、国际人权与环境组织紧盯? 远洋三法的修订、权宜船违法的罚责提高,究竟(未)解决哪些问题?
 


本工作坊规划三个场次:(1)《报导者》的调查报告:造假、剥削、未境的治理;(2)非政府组织服务经验分享:关怀渔工的前线;(3)法律界的分析:台湾远洋渔业外籍渔工和海洋生命保育政策的未来。


我们举办这场工作坊,目的在于探讨维护远洋渔业外籍渔工权益时所面对到的挑战。我们邀请针对海上鱼场进行五年追踪观察,完成调查报告三部曲的《报导者》团队,台湾基督长老教会海员渔民服务中心及财团法人天主教社会慈善福利基金会附设海星海员中心代表,以及国际法学者李孟玢副教授与劳动法者学林良荣副教授,一起探讨以下重要议题:

  • 为何在远洋渔船上,频繁出现人口贩卖、强迫劳动、暴力虐待甚至渔工丧命的事故?
  • 海上鱼场所发生的各种违法行为,是因为海洋是法律的例外之域,或是法律完全失灵?
  • 谁应该肩负起保护远洋劳动外籍渔工以及限制远洋渔业违规非法渔捞的责任?国家和国际法规如何可以发挥作用?
  • 那些在「权宜船」工作的渔工,是在什么样的法律漏洞之下持续存在,又如何遭受重重剥削呢?
  • 远洋渔工是否身处海上例外法域、让保障劳权的法律失灵?
  • 如何共同反思台湾劳权政策与海洋生命保育问题?
     

 

                                   

《报导者》的调查报告:造假、剥削、未境的治理

 

主持人:刘纪蕙教授(文化研究国际中心,国立阳明交通大学)

1:00~2:00 PM

 

(three Speakers @20 minutes each)

造假、剥削、未境的治理--五年三部曲,我们发现了什么

 

讲者:《报导者》
总编辑李雪莉
数据记者柯皓翔
记者杨智强

2:00~2.30 PM

问答环节)

2.30~2.45PM

/休息时间

非政府组织服务经验分享:关怀渔工的前线


 主持人:贝纳森(国立阳明交通大学社会与文化研究所博士生)

2.45~3.10PM

我们在渔港前线 ─ 外籍渔工服务经验分享

讲者:陈武璋牧师(台湾基督长老教会海员渔民服务中心主任)

3.10~3.35PM

关心外籍渔工的呼吁

讲者:杨谦神父(财团法人天主教社会慈善福利基金会附设海星海员中心主任)

3.35~3.45PM

休息时间

法律界的分析:台湾远洋渔业外籍渔工和海洋生命保育政策的未来

 

主持人:邱羽凡副教授(科技法律研究所,国立阳明交通大学)

3.45~4.10PM

国立中正大学财经法律学系副教授李孟玢
标题:国际人权法的架构下检视ILO188号渔业工作公约

4.10~4.35PM

 国立政治大学法学院副教授林良荣
标题:国际渔业市场中「渔获」与「劳动力」的竞争----水产利益、渔工保护、渔民生存与国际压力的大乱斗

4.35~4.55PM

休息时间

4.55~5.55PM

综合讨论与问答环节

主持人:浦南(国立阳明交通大学文化研究国际中心博士后研究员)

5.55PM

晚餐

 

ABSTRACT AND SPEAKERS

Panel 1.  《报导者》的调查报告:造假、剥削、未境的治理 


主持人:刘纪蕙教授(文化研究国际中心,国立阳明交通大学)

Title: 造假、剥削、未境的治理--五年三部曲,我们发现了什么

Speakers: (3 people from The Reporter)
《报导者》总编辑李雪莉、记者杨智强、资料记者柯皓翔 
Sherry Lee(Editor in Chief) 总编辑李雪莉,Journalist (Will Yang) 记者杨智强,Haohsiang ko(Data Journalist) 数据记者柯皓翔

Outline:

5年前《报导者》开启远洋的调查追踪后,完成《血泪渔场》的调查报导,这几年,我们始终没忘却关注拥有世界属一属二远洋渔船的台湾,有着人数和国籍多元的外籍渔工、有着惊人捕捞量,但究竟在神祕的远洋渔船上头发生什么事?为何台湾陆续被欧盟、美国政府、国际人权与环境组织紧盯? 2016年的一部曲「造假・剥削・血泪渔场」是首次系统地揭露台湾远洋渔业傲人实绩的背后,源自于对劳工与资源的剥削。2018我们推出二部曲「海上人口贩运」,进一步突破人力仲介的环节,把台湾人如何向贫穷国家聘僱渔工,将渔工视为「库存品」的过程和影响,一一揭露。2020年9月我们展开三部曲「未竟的远洋治理」。经历五年,远洋三法的修订,以及大量裁罚,产业里的造假和剥削缓解了吗?我们爬梳渔业署4年、520笔裁罚纪录,试着看见裹着重重面纱的渔业界,正经历的变化。《报导者》团队将简要分享五年内制作三部曲的心得,每一部曲的突破与历程,此次分享着墨在二部曲与三部曲,特别是一般人较难接触,这产业里自成一格的远洋仲介运作、渔老板的思惟、政府庞杂的查罚数字与法条的背后的分享。

Panel 2. 非政府组织服务经验分享:关怀渔工的前线


主持人:贝纳森(国立阳明交通大学社会与文化研究所博士生)
Title: We are on the front line of the fishing port-sharing experience of foreign fishermen
Speakers: 主任  陈武璋牧师
Rev. Joshua Chen (Director of PCTSFSC, The Presbyterian Church In Taiwan ─ Seamen and Fishermen's Service Center)(台湾基督长老教会海员渔民服务中心)

摘要:座落于高雄前镇渔港的海员渔民服务中心以前线服务经验分享外籍渔工的劳动处境及面临的挑战
大纲:
1. 境外僱用外籍渔工的劳动处境 
2.海员渔民服务中心于前镇渔港的服务实况 
3.从个案处理分享权宜船外籍渔工面临的挑战
4.外籍渔工关怀支持服务


Title: The Call to Care for Fishers
Speaker: Fr. Ansensius Guntur, Cs (Stella Maris Seafarers Centre Kaohsiung)(财团法人天主教社会慈善福利基金会附设海星海员中心代表)
 

台湾远洋渔业近年有着显着的增长。台湾拥有世界第二多的远洋渔船,而这些渔船也为国内经济贡献数亿的新台币收入。台湾政府因船上劳动力短缺,而协助这产业招聘超过30,000名的外籍渔工。另一方面,不少东南亚国家因国内工作机会稀少,也派遣他们的工人来台湾从事远洋渔业工作。
 
为了回应台湾外籍渔工的关怀需求,高雄天主教总教区将这项任务讬付给海星海员中心。海星海员中心是在苏格兰格拉斯哥发起的天主教机构,自成立100多年以来,在全球各地都设立起300多个中心,而高雄海星海员中心则是在1968年由 Joseph B. Donahue 神父发起。 

高雄港每日都有约200艘的渔船等靠岸,数以千计的渔工和海务人员都频密地进出这个港口。通过我们的日常港口拜访,我们对渔工们的生活状况有着深刻的了解。我们常被要求帮忙找出能解决他们问题的方法。此外,我们也为渔工们组织起数个活动,当中包括关怀他们的身心灵状态、教育他们应有的基本权利和倡导能增进生活条件的政策等。我们呼吁关怀渔工是一项很重要的工作,因为即使远洋渔业利润持续报捷下,渔工们的生活状况仍需大幅度的改进。

Panel 3.法律界的分析:台湾远洋渔业外籍渔工和海洋生命保育政策的未来


主持人:邱羽凡副教授(科技法律研究所,国立阳明交通大学)


标题:国际人权法的架构下检视ILO188号渔业工作公约
国立中正大学财经法律学系副教授李孟玢 
Speakers:Assoc. Prof. Lee Meng-Bing (Department of Financial and Economic Law, National Chung Cheng University)
 

摘要:188号公约的内涵与作用
大纲:
1.国际法为何会特别要求国家如何对待外国人?
2. 不是已经有国际人权法了,为何还需外国人保护的讨论?
3.国际劳工组织188号公约的内容介绍与相关问题检讨。


标题:国际渔业市场中「渔获」与「劳动力」的竞争----水产利益、渔工保护、渔民生存与国际压力的大乱斗
国立政治大学法学院副教授林良荣
Assoc. Prof. Lin Liang-jung (College of Law, National Chengchi University)

摘要:不能不面对的艰难课题:如何从历史共业寻找渔业发展得以共荣与共赢之路-----(外籍)渔工海上劳动保护之法制建立
大纲:
1.黄牌的觉醒;台湾被欧盟盯上的国际现实处境与外国人(包括劳动)人权政策的检讨:台湾当然不是最糟的,但应躲逃吗?
2.海上劳动争议;是渔工的劳动保护问题,还是外国人劳工的问题?是近海作业的问题,还是远洋的问题?是内国法律规范的问题,还是僱用途径的问题?
3.制度规范与实践;是劳动保护的立法问题,还是渔业立法的问题?是劳动部要出来管,还是渔业署?是劳动条件基准的设定问题还是劳动检查实施的问题?
4.内国法制设计的立法政策;ILO188号公约是否应适用于台湾,如何适用?渔业的劳资关系(渔民与外国人劳工)如何解套?

●    Wrap up Roundtables (QnA) 综合讨论与问答环节
主持人:浦南(国立阳明交通大学文化研究国际中心博士后研究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