浏览人次:
12643
学术成果
校系 | 毕业学年度 | 研究生 | 论文名称 | 指导教授 |
---|---|---|---|---|
国立交通大学 亚际文化研究国际硕士学位学程(台湾联合大学系统) | 108 | 吴君仪 | 马来西亚当代艺术实践中协作的政治:以茨厂街社区艺术计划和庞克摇滚舍为例 | 刘纪蕙 |
国立清华大学 亚际文化研究国际硕士学位学程(台湾联合大学系统) | 108 | 周绍杰 | 神经多样族群的机器人互动:以戏剧方法来达成负责任的创新研究 | 林宗德 |
国立交通大学/亚际文化研究国际硕士学位学程(台湾联合大学系统) | 108 | 任汉娜 | 白种人的负担:「白」作为比利时社会排除他者的论述模式 | 刘纪蕙 |
国立清华大学/亚际文化研究国际硕士学位学程(台湾联合大学系统) | 108 | 罗宥骐 | 楠西杨桃产业的兴起、转折与衰退 | 方怡洁 |
国立清华大学/亚际文化研究国际硕士学位学程(台湾联合大学系统) | 107 | 邓金梅 | 中共戏曲改革中对剧团的改造(1949-1965) | 王宪群 |
国立清华大学/亚际文化研究国际硕士学位学程(台湾联合大学系统) | 107 | 艾可 | 海峡两岸的歌乐流转:〈美丽岛〉与〈龙的传人〉的情感与政治海峡两岸的歌乐流转:〈美丽岛〉与〈龙的传人〉的情感与政治 | 王智明 |
国立清华大学/亚际文化研究国际硕士学位学程(台湾联合大学系统) | 107 | 亚历山大 | 库页岛游记中的苦役所:以布莱兹·多罗舍维奇《萨哈林:苦役所》为例 | 邱德亮、王智明 |
国立中央大学/亚际文化研究国际硕士学位学程(台湾联合大学系统) | 107 | 锺君竺 | 2009-2011台湾性交易修法历程 ─「除罪化」何以转为「娼嫖皆罚,特区除外」? | 甯应斌 |
国立中央大学/亚际文化研究国际硕士学位学程(台湾联合大学系统) | 107 | 赛丽娅 | “他更像是一朵花还是一个科隆人?”:Shadowhuunters中的民粹主义和酷儿亚洲男性气概 | 白瑞梅 |
国立中央大学/亚际文化研究国际硕士学位学程(台湾联合大学系统) | 107 | 庄益明 | 信仰科学-张之江的国术「治」国运动 | 林建廷 |
国立中央大学/亚际文化研究国际硕士学位学程(台湾联合大学系统) | 106 | 阮塔尼 | 越南和台湾媒体的同性恋羞耻 | 黄道明 |
国立交通大学/亚际文化研究国际硕士学位学程(台湾联合大学系统) | 107 | 张辰嘉 | 飘散在边界茶园的咖啡香 当代阿卡族咖啡业的民族志 | 张雯勤 林淑芬 |
国立阳明大学/亚际文化研究国际硕士学位学程(台湾联合大学系统) | 106 | 唐聆真 | 男童战争纹样和服的视觉传达和文化意涵(1920-1940) | 叶嘉华 |
国立交通大学/亚际文化研究国际硕士学位学程(台湾联合大学系统) | 106 | 陈晓妮 | 边界的重构:新马边境的跨国迁移劳动者与边界空间 | 刘纪蕙 |
国立交通大学/亚际文化研究国际硕士学位学程(台湾联合大学系统) | 105 | 李豪善 | 马华离散与酷儿政治: 论蔡明亮电影的华语流行音乐 | 刘纪蕙 |
国立交通大学/亚际文化研究国际硕士学位学程(台湾联合大学系统) | 105 | 陈莹恩 | 八〇年代后期台湾农民运动的人民民主路线:社运工作室与农民联盟为线索 | 陈光兴 |
国立清华大学/亚际文化研究国际硕士学位学程(台湾联合大学系统) | 105 | 吉田光 | 日治时期台湾儿童阅读文化之考察-在台湾发行的儿童杂志为例 | 邱德亮 李丁讚 |
国立交通大学/亚际文化研究国际硕士学位学程(台湾联合大学系统) | 103 | 倪拉 | 杀戮之外:1965-66印尼反共清洗之记忆与和解政治 | 陈光兴 Hilmar Fari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