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ICS

View count: 11925

2019

封面 資訊 出版時間

This is an image
從科學月刊、保釣到左翼運動:林孝信的實踐之路 2019 - 12

作者:王智明, 吳永毅, 李淑珍, 林正慧, 林嘉黎, 林麗雲, 陳光興, 陳宜中, 陳美霞, 陳瑞樺, 劉源俊, 歐素瑛, 錢永祥, 鍾秀梅, 蘇淑芬
出版社:聯經出版公司
ISBN:9789570854237


| 簡介
他是公共知識分子、思想家,更是實踐者,堅定持續長達半世紀的社會改造運動

朋友都叫林孝信「老林」。他創立《科學月刊》,以熱情吸引參與者,在現實中創造條件,以運動的方式推進科學知識普及;他投入保釣運動,將不平化為力量,從愛國情懷與民族主義出發,發展出「第三條道路」;他積極參與社大運動,以「解放知識,改造社會」為目標,改革教育體制;他大力推動通識教育,致力促進民眾批判精神與批判能力的培養,進而達到「賦權」的目的;他念茲在茲左翼運動的實踐,視其為第三世界知識分子責無旁貸的使命。

更多簡介請見 :
https://iccs.chss.nycu.edu.tw/zh/publication.php?USN=47


This is an image
Orient, orientation, désorientation, réorientation 2019-11
作者:Luca Salza, Orgest Azizaj
出版社:Mimesis
ISBN:9788869761881

| 簡介
S’il apparaît qu’apprendre à s’orienter dans la pensée (dans le monde, dans le présent, dans l’histoire, dans la vie…) est une question philosophique de première importance – de quel Orient cette activité conserve-t-elle la mémoire ? Car, cela est attesté par Kant, c’est à partir de l’Orient que nous nous orientons. Une évidence solidement enracinée dans l’étymologie : Orient, du latin oriens, là où le soleil se lève. Ce qui va donner orientalis, oriental ; puis orienter, orientation, désorientation et, enfin, orientaliste, orientalisme… C’est cette riche et contradictoire descendance que cet ouvrage collectif va soumettre au regard de ses auteurs, provenant des horizons les plus divers… Car l’Orient s’est progressivement établi comme un topos associé à la perte des repères, voire à la perdition, à des formes d’altérité dont le propre est, précisément, de désorienter.

更多簡介請見 :
https://iccs.chss.nycu.edu.tw/zh/publication.php?USN=48
This is an image 思想的分斷:陳映真與朴玄埰  2019 - 06

作者:延光錫
出版社:台灣社會研究雜誌社
ISBN:9789869086073


| 簡介
《思想的分斷:陳映真與朴玄埰》是一本在亞際文化研究的歷史脈絡中所進行的實驗作。此書從區域的視角出發,將分享殖民、分斷、冷戰和後冷戰的歷史經驗的南韓和台灣,視作相互參照的對象,並通過台灣的陳映真(1937-2016)和南韓的朴玄埰(1934-1995)的相互觀看,試圖打開超克現成知識體系的階序和分割之新的討論空間。尤其,在此書摸索與去殖民/去帝國的多元世界相配的知識實踐道路的過程中,毛澤東思想、竹內好的「作為方法的亞洲」、溝口雄三的「作為方法的中國」以及陳光興的「去帝國」成為支撐此實驗的核心思想資源。換句話說,若沒有20多年亞際文化研究的歷史所形成和深化的相互參照網絡以及歷史思想資源的累積,那麼此實驗根本無法進行。不過,對於1990年代末後冷戰局勢下,面對知識生產模式的轉型需求而起步的亞際文化研究,此書亦是一個檢驗其20年的成果和侷限的試金石。

更多簡介請見 :
https://iccs.chss.nycu.edu.tw/zh/publication.php?USN=45

This is an image 日治時期台灣現代文學辭典  2019 - 06

作者:柳書琴 主編
出版社:聯經出版社
ISBN:9789570852554


| 簡介
本辭典以日治時期台灣新文學為主要對象,旁及民間文學、戲劇、流行歌等。從作家、作品、媒介、思潮與運動四大範疇,揭示台灣的文藝運動,以及台灣作家在日本、中國、「滿洲國」的刊載、出版、轉載、翻譯情形。它在《東亞殖民主義文學辭典.台灣篇》的基礎上擴充,耗時多年,集結128位學人投入撰寫,總計完成411個辭目,28萬餘字釋文,206張圖片,18,000字圖說。這是一部工具書,也是台灣文學專業知識的入口。它不只反映台灣文學學科三十多年來積累的成果,也表現出這個學門銳意向東亞相關議題進行比較和接軌的突破。本書編纂方式兼顧讓外國人及一般讀者易於入門,讓國內外專家便於精進等不同需求,具有新條目、新作者、新詮釋、新出土、新研究、體例統一等優點。我們尤其重視跨境/跨語/跨民族之間的文藝交流與文化互涉現象,衷心期盼這部辭典能在東亞現代文學交流和殖民主義反思方面提供助益。

更多簡介請見 :
https://iccs.chss.nycu.edu.tw/zh/publication.php?USN=44

This is an image 回望現實‧凝視人間:鄉土文學論戰四十年選集(修訂版)  2019 - 03

作者:王智明, 林麗雲, 徐秀慧, 任佑卿等
出版社:聯合文學
ISBN:9789863232995


| 簡介
台灣「鄉土文學論戰」發生於1977年4月至1978年初,是一場以「文學」之名展開的意識形態論戰,也是台灣境內第二次以「鄉土」之名展開的意識形態鬥爭。發生於1930年代的「鄉土文學論戰」,其「鄉土」所指涉的是殖民地台灣、其所欲鬥爭的對象是日本殖民政權。發生於1977年的「鄉土文學論戰」,則是以「反帝」、「反資」以及「民族主義」為核,向反共親美的國民黨政權進行挑戰。本書收錄文章是以1977年的「鄉土文學論戰」,主要是鄉土派一方的文章,並包含一篇討論1930年代「鄉土文學論戰」的文章,以及之後論戰20周年、30周年的反思選文。

更多簡介請見 :
https://iccs.chss.nycu.edu.tw/zh/publication.php?USN=43

This is an image 階級攸關:國族論述、性別政治與資本主義的文學再現  2019 - 03

作者:謝世宗
出版社:群學出版社
ISBN:9789869747424


| 簡介
本書以國族論述、性別政治與資本主義的三元辯證,透過文本細讀的方式,重新詮釋1970、80年代的鄉土小說,包含陳映真、黃春明、王禎和、王拓與楊青矗的重要作品。作者從鄉土文學論戰的「殖民經濟論述」出發,不只重新檢視關於臺灣經濟體制的爭辯,更試圖闡釋文學如何「反映」與「回應」當時的國內外政治與經濟情境。最後,本書提出「經濟殖民主義」(economic colonialism)的概念,強調階級作為第三視角的必要性,以及新一波的後殖民論述乃是臺灣社會在面對新的歷史情境與全球化的挑戰時,不可或缺的思想資源。

更多簡介請見 :
https://iccs.chss.nycu.edu.tw/zh/publication.php?USN=42

This is an image 砂糖之島: 日治初期的臺灣糖業史1895-1911  2019 - 03

作者:黃紹恆
出版社:國立交通大學出版社
ISBN:9789578614277


| 簡介
砂糖自15世紀以降的「地理大發現」時代起,即成為世界商品,深刻地影響世界各地近現代史的形成並塑造成今日世界的樣貌。臺灣也因為砂糖而初登世界史的舞台,其重要性直至1960年代歷久不衰。二戰結束前日本的近代製糖業以臺灣為生產基地,亦不脫此歷史脈絡。
本書就日治初期臺灣近代製糖業成立過程,以「充分條件」論述自荷蘭東印度公司時期起臺灣製糖業的發軔,至1860年代臺灣開港所出現的發展,再以「必要條件」說明日本幕末開港所引致的砂糖進口貿易赤字,在如何的歷史情境下,轉變成促成甲午戰後臺灣近代製糖業的發展。
日治初期在臺灣所成立的機械製糖業,雖然擁有相應的資本及生產技術,但在原料方面,卻難以駕馭二百餘年來在臺灣落地生根並成長的小農經濟。製糖會社雖依存於臺灣總督府糖業政策,而在原料的取得上獲得相當程度的成功,但這些政策也成為製糖會社的發展瓶頸,使日治時期的臺灣製糖業始終無法獨立於國家權力運作之外……

更多簡介請見 :
https://iccs.chss.nycu.edu.tw/zh/publication.php?USN=41

This is an image 錯開的交會:傅柯與中國  2019 - 01

作者:布洛薩 Alain Brossat
譯者:謝承叡、郭亮廷、羅惠珍、湯明潔、林士鈞
出版社:國立交通大學出版社
ISBN:9789578614260


| 簡介
本書作者布洛薩試圖理解,為何在當時膾炙人口的暢銷書所提到的「中國甦醒」的歷史氛圍中,傅柯的作品為何、且如何廣泛地「掠過」華語世界。
當傅柯突破當時的方法論與認識論規範往前邁開一步時,亦即當他嘗試要去中心並且轉向亞洲,而轉向的目的不是為了輸出其思想產品而是為了透過亞洲「他者」來檢驗其產品時,為什麼他選擇了日本而非中國⋯⋯必須說的是,中國或整體而言的華語世界,至少在傅柯明白曉暢的表述中幾乎是一片空白,或者說黑洞⋯⋯

更多簡介請見 :
https://iccs.chss.nycu.edu.tw/zh/publication.php?USN=39

This is an image 鑑往知來:中國與全球歷史變遷的模式與社會理論 2019 - 01

作者:王國斌
譯者:李立凡
出版社:國立交通大學出版社
ISBN:
9789578614253


| 簡介
十九世紀至二十世紀早期的社會理論大傳統聚焦於近現代歐洲的誕生, 以此當作了解全球歷史變遷的樣板。本書懷疑歐洲的歷史經驗不足為世界其他地區之歷史變遷提供合適的引導,並以中國和歐洲之比較為例,致力分析近代早期世界不同地區的原則和作法之異同,以此建立更相稱的評估方法。
本書觀察中國國家與宗教關係、政治與經濟關係(即財政措施)、國家與工業化關係,探討如何將中國史整合進全球史,掌握到貫通多元地區而形成今日複雜世界的全球連結,以此取代侷限化的歐洲在全球歷史變遷分析中的地位;並透過連結討論「一帶一路」倡議與全球環境議題,觀察歷史中的行動者之能動性及其運用,是如何有意識或無意識地結合多方來源的各種觀念和靈感、構想出他們政治與經濟行動的藍圖。
本書名為「鑑往知來」乃緣於,各種既多元又共享的複雜歷史,其傳承的結果構成了我們今日所處的世界,本書試圖指出一些方法途徑,有益於我們未來面對地緣政治、全球經濟及地球環境上的種種挑戰。

更多簡介請見 :https://iccs.chss.nycu.edu.tw/zh/publication.php?USN=40